4月,华熙生物收购了北京益而康过半的股权,进入胶原蛋白产业;8月,主研人源化胶原蛋白的锦波生物回复了北交所的上市审核问询函,披露出毛利率超80%。10月,重组胶原蛋白龙头巨子生物通过港交所聆讯,准备港股上市;近日,江苏吴中子公司引进美国G公司的重组III型人胶原蛋白生物合成技术,引发关注。
胶原蛋白,这个总拿来和玻尿酸相提并论的成分,虽然比玻尿酸早获批20年,但发展速度却迟迟落后于玻尿酸。在今年才迎来行业“爆发”的胶原蛋白,究竟是技术壁垒太高,还是噱头没吆喝到位?
人体胶原蛋白共29型,其中I-V型占比较高,I型和III型在医疗美容领域应用最高。相比I型胶原蛋白,III型胶原主要存在于真皮层和表皮层连接处,为皮肤提供弹性和抗应力性,具有非常好的促修复愈合的作用,主要起到表皮管理的作用。
重组III型胶原蛋白分子更小,纯度更高,增强皮肤修复能力抗衰祛皱能力更强、透皮吸收能力更高、更均匀,损伤修复和晒后修复功效更强,还能促进细胞再生。因此,III型胶原蛋白成为化妆品、医美行业当下重点研究的对象。
与传统等动物源胶原蛋白相比,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优异之处在于:以人胶原蛋白基因为模板,优选并优化改造,是与人自身胶原蛋白高度一致的重组胶原蛋白。它具有优秀的组织相容性和皮肤亲和性,还避免了动物源胶原蛋白异种提纯等疾病风险问题。
专业人士告诉《中国化妆品》:“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是含人胶原蛋白功能片段的组合,其中三螺旋结构是保证胶原蛋白活性以及功能的基础。而稳定的三螺旋结构,是以人胶原蛋白的高精度结构解析为前提,这正是人源化胶原蛋白技术壁垒的关键。”
另外,比起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重组人胶原蛋白载体表达产率和生物活性最优,也正是具有较高技术壁垒的研发高阶产物,江苏吴中子公司引进美国G公司的重组III型人胶原蛋白生物合成技术,就是一个通过引进以期实现弯道超车的例子。
据商务部门研究院发布《国内高品质胶原蛋白行业发展白皮书》指出:“重组胶原蛋白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人体胶原蛋白基因进行特定序列设计、酶切和拼接、连接载体后转入工程细胞,通过发酵表达生产胶原蛋白。该方法得到的产物具有安全性好、加工性强、质量稳定等优点,但重组胶原蛋白的生物活性存疑 ,技术尚不成熟,技术难点在于怎么来实现菌种、酵种的高密度表达、保证生物活性以及对重组蛋白肽的分离纯化。”
此外,胶原蛋白新技术的研发成果要进一步产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在这个进程中,将面临较多不确定风险,尤其在疫情期间,对行业和市场影响频繁。并且,随国家对化妆品、医美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在严格监管下提高了新入局者的门槛,使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的技术壁垒拉得更高。
纵观全球,由于欧美日韩等国家起步较早,不少化妆品巨头旗下多个品牌都推出了含胶原蛋白的抗衰老产品,包括活性肽类医药、食品在发达国家已形成巨大的市场。
但在中国,重组胶原蛋白的市场还是一片蓝海。据Frost&Sullivan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按零售额计算,2022-2027年,我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市场规模将以42.4%的复合年增长率从185亿元增至1083亿元。
正是看到了巨大的红利空间,多个制药企业、保健品企业纷纷跨界加入胶原蛋白化妆品赛道,一方面将优良的制药生产经验带入新领域,另一方面搅动了市场,加快胶原蛋白标准国际化。
目前,我国在胶原蛋白领域研发应用较为领先的企业,主要有广州创尔生物、山西锦波生物、陕西巨子生物等,分别在活性胶原、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制备、量产重组胶原蛋白护肤品等方面获得了全球较为领先的地位。
以轻医美界常与其相提并论的玻尿酸为例,在华熙生物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多年经营下,成功提升玻尿酸这一“贵妇级”原料的综合产能,使之成为人人都能消费得起的平价护肤品。华熙生物以占据全球高达44%的市场占有率,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研发、生产、销售企业。
由于技术和成本的限制,与玻尿酸应用领域类似的胶原蛋白,发展历史却远落后于玻尿酸。珠玉在前,业界也期待重组胶原蛋白能再造一个护肤神话。
胶原蛋白产业尚处于一个更新迭代的过程中,行业发展也较为松散。在最具决定作用的研发投入方面,部分企业研发费用及占比,远低于其营销费用。
有数据显示,胶原蛋白主营企业中,有四家2021年研发投入过亿,分别为华熙生物、上海家化、贝泰妮、爱美客,研发占营收比均不足10%。重营销、轻研发,仍然是巨头们逃不开的行业枷锁,将给自己后续与国际公司竞争带来较大压力。
对于重组胶原蛋白这项方兴未艾的产业,行业也在积极呼吁各方企业、管理部门、消费者共同重视并推广我国优秀的胶原蛋白品牌。
相关部门于2021年3月、4月分别发布了两项关于重组胶原蛋白的政策,以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21年3月发布的《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指导原则》,进一步规范了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同时,为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制造成的医疗器械产品通用名称的制定提供参考,为产业和监管部门提供规范命名的技术指导。
4月发布的《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分类界定原则》,规范了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管理属性和管理类别的判定,为逐步加强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的监管提供指导原则。
虽然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完整、统一的国家标准体系还有待完善,但相较于大多数国家对胶原蛋白研发仍处于实验室阶段,我国的整体研发水平领先于海外。在政策与技术的加码下,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将得到有力推进。
鉴于国内多家主营胶原蛋白的企业有上市计划,资本或将助推胶原蛋白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同时,从市场端来看,现下消费者对于功效性需求方面,更加关注保湿、美白、抗衰和修护,作为抗衰的“新贵”,重组胶原蛋白市场或将呈现高增长态势。
据Frost&Sullivan预测,2025年胶原蛋白类功效性护肤品将达到328亿元市场规模(其中重组胶原蛋白占比为82%),将超过玻尿酸类功效性护肤品(市场规模为306亿元)。
在技术、政策、资本、市场的共同作用下,重组胶原蛋白被赋予了极大的期望和发挥空间,虽然离真正的“大爆发”还有一定距离,但吸引到各方的关注,往往是一个行业造就神话的第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现场直击GTC|最科幻发布会,性能翻30倍的恐怖Blackwell芯片,黄仁勋宣告“新工业革命”来了
深圳人才安居集团:被裁决向山东高速集团支付恒大地产股权剩余转让款80亿元及相关利息
昆山严查178亩林地成固废填埋场:涉事地块跨省倾倒泥浆案告破,7人被抓
荣耀赵明称即将发布 Flip 小折叠手机,设计上可能会更 Man 一点
#普通高校本科新增24种专业!包括足球运动、咖啡科学与工程、冰雪舞蹈表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