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京东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万生物”)研制出了公司第一批以重组人胶原蛋白为原料的填充剂产品,时至今日已创造出将成本从13万元降到200元以下的奇迹。
“当时测算出来,一支产品单是培养基的成本就大概13万元”,东万生物总经理张健说到。面对如此高昂的成本,继续还是放弃?犹豫之后,东万生物决定咬牙坚持,开启了持续优化产能的探索。
摸着石头过河,敢于啃硬骨头,东万生物的坚持换来了回报,“现在,我们这一支产品成本不超过200块。随着我们的工业化逐步扩大、产能慢慢地提高,现在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将重组人胶原蛋白的研发生产继续推进下去。”张健向动脉网介绍到。
东万生物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门干原料与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取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无菌和植入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认证,顺利通过ISO13485体系考核认证。
东万生物在南京江宁高新区拥有1500平方米的研发运营中心,先后共授权5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项。在南京江北新区拥有两栋生产运营建筑,高标准净化生产车间8000多平方米,包含医用敷料、凝胶、冻干粉、喷雾、外科器械等产品的自动化生产线。
自成立以来,东万生物受到了江苏省和南京市的高度认可,曾获“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项荣誉资质,并连续三年被评为“南京市瞪羚企业”。2023年11月,东万生物“高新技术企业”复评成功。“这次复评成功,进一步证明了我们正在从一个制造型企业转变为一个高新技术企业,这项荣誉是对我们转型成功的一个认可”,张健向动脉网解释道。
东万生物总经理张健自2014年从中国药科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就职于从事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销售的兆亿集团。2016年兆亿集团收购了原东万生物,2017年由新的股东正式接手运营,张健于同年开始参与到东万生物的业务与管理体系中。
董事长张军华为临床医学硕士、临床执业医师,拥有20余年的中国医疗行业开拓及成功创业经验,曾任职于世界知名药业巨头Lilly及知名器械巨头Medtronic,具备丰富的临床教学及产品转化经验。
首席科学家尹鸿萍为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国家科技部专家库专家,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重点生物学相关项目,与企业合作主持并完成多项业务临床前研究工作,获得多项创新药物临床批件及新药证书,主要负责东万生物重组人胶原蛋白后续研发项目。
联合创始人刘永军为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南京大学MBA客座教授,有着非常丰富的行业预测能力、跨业知识综合能力、医药企业管理能力,在战略规划、组织变革、高科技项目申报、上市辅导等方面有许多成功操作经验,主要负责东万生物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
总经理张健为南京大学MBA中心兼职导师、中国药科大学商学院兼职导师,曾担任九州通兆亿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主导东万生物战略规划、架构体系改革、新项目立项、市场及投融资。
在东万生物刚刚被收购时,只有几条外科耗材产品线,规模也比较小。考虑到外科器械耗材赛道竞争非常激烈、市场也相对饱和,核心团队研讨之后,决定不再沿着这条“老路”走下去,而是去探索一个具有创新力的、研发方向明确的新赛道。
2019年,基于团队对于合成生物领域的技术积累,和相关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的深入分析,核心团队将创新方向定位在生物合成类产品领域。“2017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有10项左右医疗器械可以用胶原蛋白为原料进行研制。加之当时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国内企业较少,还是‘星星之火’,存在较大市场空白”。于是,东万生物最终将具体赛道锚定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并进行立项、研发、生产。
基于对赛道的准确研判以及持续几年的深耕,东万生物在如今呈燎原之势的合成生物学领域脱颖而出,“当时入局研发重组胶原蛋白,其实没想到竟然打入了现在大火的合成生物学领域”,张健坦言,这对东万生物来说也是一个“意外之喜”,当合成生物学受到证券交易市场的广泛关注时,东万生物在产能、实验室、产品商业化落地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就,资本的关注为其实现了新的赋能。
东万生物凭借其三螺旋-重组人胶原蛋白独家技术,在这一领域打造了技术壁垒。依托宿主细胞和质粒的独家性、表达系统的高效特异性,通过大量筛选得到高通量细胞株,并且采用独特的灌流发酵工艺,东万生物拥有了关键核心技术的排他性,并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头羊。目前,东万生物的重组胶原蛋白工程细胞株构建方法发明专利已受理,正在申请相关技术的专利集群。
从空间结构来看,别的企业研发的重组胶原蛋白大多为线性或简单的空间结构,而东万生物的重组人胶原蛋白则具有完整全长的三螺旋结构,并与人体自身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从生理学角度来讲,更具应用价值。
目前,第三方权威机构已经从分子量、自组装能力等维度对其进行了专业评估。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东万生物的重组人胶原蛋白是目前中检院所有样品唯一检测出全长三螺旋结构的重组人胶原蛋白。
东万生物依托独家的生物研发平台,在医疗健康领域实现了由研发到生产再到营销的产业化建设,在创新医疗与消费医疗领域同步布局。
目前,东万生物已有5款重组人胶原蛋白产品获批,覆盖皮肤与黏膜的浅表修复领域,如医用重组胶原蛋白生物修复贴敷料、医用重组胶原蛋白妇科凝胶、医用重组胶原蛋白口腔护理液等持续在产在售,2022年销售额达8300万元。此外,东万生物还将持续开发功能性护理产品,针对医美术后、皮肤与黏膜的日常修复制定专业化护理方案。
第一,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进行布局,实现重组人胶原蛋白对于动物胶原蛋白的替代。“在全球,以胶原蛋白为原料研发的创新医疗器械已经申报了将近50种,其中大部分都以动物胶原蛋白作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动物胶原蛋白存在动物源疾病感染风险、异体蛋白免疫排斥、过敏反应等风险,而东万生物采用合成生物学、通过发酵技术生产的、具有三螺旋结构的重组人胶原蛋白则避免了此类风险。东万生物运用独家原料持续开发软骨填充剂、近视眼矫正植入式晶体、人造皮肤、人造血管等创新医疗器械,弥补现有临床治疗方案的不足,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实现进口替代。
第二,在消费领域进行布局,应用于功能性护肤品、保健食品等方面。与动物胶原蛋白相比,重组人胶原蛋白在成本压缩空间、纯化工艺、环境保护、供货周期与稳定性等方面更具优势。因此,与生态链当中的伙伴进行合作,实现对动物胶原蛋白的替代将是东万生物的业务重点之一。
第三,随着产业化规模扩大、原料成本逐步变低之后,直接输出重组人胶原蛋白原料,扩大其应用的范围与领域。
以上述三大方向为基础,东万生物打通了2B专业医疗机构业务以及2C大众消费业务。To B业务主要是针对创新医疗器械,服务对象主要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To C业务主要是针对消费医疗领域,消费者能够最终靠各平台自行购买产品。
对于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的未来发展,张健表示,目前相关市场成熟度还不够高,未来随着更多同行企业的加入以及资本的持续关注,相信这一领域在5年内依旧会是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针对这一研判,东万生物的短期计划将聚焦于重组人胶原蛋白原料基础的夯实,打造产业化基地、促进产能优化,将三个业务重点协同推进;长久来看,东万生物将致力于解决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行业痛点、拓宽原料应用场景,同时着力构建各种分型的胶原蛋白,以便需要时可以有效的进行快速的产业化。
目前,东万生物已完成近4000万元的A轮融资与技术合作,大多数都用在重组人胶原蛋白后续的研发投入以及创新医疗器械的开发。
全球胶原蛋白行业稳步发展,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测,到2026年,基于胶原蛋白的皮肤专业护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透明质酸,年复合增长率达52.6%;到2027年,中国胶原蛋白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738亿元,其中非动物源胶原蛋白产品的市场规模为1083亿元,占比62.3%。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特斯拉Model Q有新消息!马斯克透露明年底量产,预计要17.69万元
“据说这是2万彩礼和20万彩礼的区别!”哈哈哈哈...这也太形象了吧!
上海,一女子和男友约好去酒店共度良宵,但男友临时爽约,女子气愤无比,遂让男友单独开一间房
#普通高校本科新增24种专业!包括足球运动、咖啡科学与工程、冰雪舞蹈表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