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断崖式衰老,抗衰要趁早,绝对不能等到皱纹出现了,才后悔当初没有抗初老。”“同样颜值的起跑线,不是你变得比别人丑,是别人在抗衰变美的路上越走越远,而你还在观望。”……社交平台上,关于“18岁就得抗老”“为什么00后都开始抗老了?抗老真的要趁早!”等类似文字很多。南都记者打开小红书等APP搜索“抗衰老要趁早”,发现大量博主发布此类文章,而且不少为各类医美机构所发。 有医美机构利用容貌焦虑吸引二十几岁的年轻花钱的那群人,其实根据常识不难分析广告语中具有夸大成分,但不少年轻网上的朋友表示看了这些广告语,似乎“戳中”了心里的某个点,马上想去医美机构面诊,看看自己到底哪里需要“抗衰”。那么,随着医美的火爆,网络站点平台上有医美机构发布大量“抗衰越早越好”文章,这背后存在着哪些套路?而有关部门又应该有哪些监管措施呢? 有一名00后网友对南都记者表示,她看过小红书等网络站点平台一些宣传“抗衰要趁早”的文章后,本来轻松的心情突然变得焦虑起来,觉得脸部哪里都看着“危机四伏”,好像衰老马上就要来到,想要赶紧做点什么阻止衰老。 这名网友说被这种情绪牵引着,对照着镜子,继续观看与之相类似的文章,发现了“毛孔粗大”“法令纹深”等问题,感觉网上说的有点对。她说焦虑的情绪不但没有散去,反而更加沉重,想赶紧去面诊。该网友咨询一家医美机构了解到,最基础的光子嫩肤项目一次2400元起,属于基础美容项目,一般一个月做一次,需要做一年。每次做完,还需要敷功能性面膜,每片一百多元。同时,对方表示,这是最基础的,其他皮肤问题,则需要更加多功能性医美项目。对方表示,抗衰从18岁就要开始,越早越好,如果办套餐卡还有优惠。 据介绍,《中国医美行业2023年度洞悉报告》显示,受访的医美潜在消费群体平均岁数为28岁,其中30岁以下的占75%;25岁以下人群中,29%计划在2023年增加医美开支或尝试更多项目。在此背景下,不少商家将目光放在年轻人身上。有医美机构在宣传时贩卖容貌焦虑、年龄焦虑,引得一些求美心切的年轻人盲目做医美。 部分医美机构通过广告宣传制造焦虑,吸引不少年轻人去咨询面诊,比如北京西城区24岁的赵婷。“广告上建议抗初老的年龄在25岁左右。”多次看到此类广告语后,赵婷在某线上购物软件上选了家医美机构,并电话咨询了两位美容顾问。两位美容顾问一个推荐了热玛吉(费用过万元),另一位推荐了超声炮(费用数千元)。赵婷表示,面诊时,店员说她的脸比较肉,适合做超声炮紧致皮肤,还有溶脂效果,说这一个项目当场就能展现出20%效果,效果会慢慢的好,在一个月后达到最佳。赵婷当即花了几千元做了一次超声炮。但她感觉面容并没什么变化,倒是脸疼了快半个月了,现在按压下颌缘上方,还有明显痛感。店员还说,等30岁之后建议手术和一些注射项目。 有广告以一些常见且宽泛的皮肤状态来定义“初老”:“素颜时,脸部毛孔粗大、干燥暗沉、没有光泽;胶原蛋白流失等。”不少受访者认为这种宣传存在问题。“罗列的这些症状,普通人大多数都有,就算没有,在这种暗示下,也会感觉自己有。“20多岁的年轻人过度抗衰是不可取的,人的衰老是由端粒决定的,在年轻的时候本身不存在衰老的问题。现在一些年轻人抗衰主要是在医美机构的忽悠下、对衰老抵触进而产生焦虑情绪,过度抗衰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山东省枣庄市某三甲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张女士说。 有专家表示:水光针、热玛吉、光子嫩肤,一般定义为抗衰项目,在30岁之前,这些项目考虑的余地不大,没有一点益处。弊端是容易操作不当,如果打得太严重,会起水泡,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这属于治疗带来的风险。有医生强调,青少年在身体发育没有完成以及审美没有成熟稳定之前,建议还是不要接受医美和整容手术。专家也表示,出于对手术安全以及身体伤害程度的考虑,割开式双眼皮、隆鼻等创伤较大的整容手术都不建议18岁以下的青少年做。而一些微创整形项目,比如打瘦脸针、脂肪填充、玻尿酸填充等等,虽然伤口小,但也建议等成年之后再做。 除了用“抗初老越早越好”诱导年轻人消费外,还有一些医美机构打出“低价”“超低价”吸引年轻人走进美容院。 不久前,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医疗美容医院,由于“双11”期间推出各种低价促销活动。25岁的张芸介绍,她在社交软件上看到这家医美机构的促销活动,七八个项目加在一起共99元,平均每个才十几元。她到店想要核销99元的卡,但店员表示优惠机会只有一次,优惠价目表上的价格仅当场在店消费享有。最终,她花了3000多元办了两种项目。她表示,当天有80%的女生看起来和自己差不多大,甚至比自己小一些。有些年轻人余额不多,要使用信用卡支付款项。 “医美机构以低价吸引消费的人后,变相要求加钱、升单的行为有欺诈、虚假宣传、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之嫌,表面上让利给消费者,实际中有几率存在隐性收费或者线下推销等,提升客单价、增加收入。”北京市律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郑中臣说。 广东环球经纬律师事务所律师方梓楠认为,“鼓吹应从25岁甚至更低年龄开始抗老,甚至人为发明‘初老’的概念,本身与广告法及《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等内含的价值导向是相悖的。”使用“抗初老”概念本身也很容易被认定为虚假宣传或虚假广告等其他违法情形。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规定,医美广告不能以广告形式对其诊疗效果作保证或承诺。工作人员在线下经营场所中的口头宣传应被理解为销售活动的一环,属于商业宣传范畴,由反不正当竞争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而非广告法进行规制。 北京市律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郑中臣建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做好经营主体登记管理服务,加强资质审核,加强“证”“照”信息共享,大力推进部门协同监管。 方梓楠还提到,监管部门可在以下方面着手工作:加大力度打击非法提供医疗美容服务行为,对于无资质提供服务、超范围提供服务、擅自使用未经报批药物或术式的个人及机构予以严厉查处;针对网络上医美营销信息的泛滥,应制定更为细致的监管政策,为划分正当宣传与非法广告提供制度工具;严控网络大V通过“亲身体验”“女性成长”“养生心得”等方式变相发布医美广告、制造容貌焦虑、提供医美中介服务的乱象;紧抓重点领域,全方位严管医美服务宣传向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群体蔓延的现象。 “18岁后就得抗衰”映射出的是部分医美行业唯利是图的乱象。监管部门必须真正加大对部分医美机构的监督管理,只有监督管理到位了,才能去掉部分医美机构“涂脂抹粉”的“虚假营销”。而对于年轻人来说,需要有独立的思考、理智的态度,不能人云亦云,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被商家的“焦虑影响”牵着鼻子走,尤其是一些在校的学生,更需要理智地看待“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关系,别被“衰老焦虑”纠缠得难以自拔。(文中消费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