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服务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医疗需求不断的提高,安全可靠的医院环境变得愈发重要。医院后勤保障设施作为重要的支持系统,其安全管理工作很重要。通过总结后勤保障设施各阶段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参考全面质量管理中“人、机、料、法、环”五项重要的因素做多元化的分析,提出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改进思路。建立行动与精神相结合的整体管理体系,形成帮助医院后勤保障设施安全管理成效提升的解决策略,最后提出一些合理的实施建议及未来展望。 医院的后勤保障系统是重要的支持系统,是医疗基础质量与医疗安全的关键系统,其安全管理工作是医院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医院后勤保障设施(承担着医院基础运行保障任务的各类建筑、系统、设备等)所对应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后勤保障工作的核心,也是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相较于其他场所,医院后勤保障设施的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特殊性。 (1)医院设施系统复杂,种类非常之多。由于医疗工作需求的多样性,医用气体系统、医用蒸汽系统、净化通风系统等普通公共建筑并不涉及的基础系统在医院中应用普遍,致使安全管理工作在技术层面专业要求更高。 (2)医院设施覆盖面广,功能交织。现代医院建筑设置往往根据不同医疗功能划分区域,为满足更多患者的就医需求,医院建筑往往以相互连通的建筑群和庞大的建筑规模形式存在,而大体量的建筑规模,复杂的建筑形式,都导致了医院设施系统的分布更为复杂,从而致使安全管理工作细节多、隐患多。 (3)医院环境特殊。作为特殊的公共服务环境,其对设施安全运作的容错要求高于一般场所。无论是大型医疗设施的诊疗还是手术实施的过程,基础设施如果出现运行安全事故,将直接影响诊疗效果甚至危及病患生命,从而带来恶劣影响。另外,考虑到前往医疗场所的病患群体多处于非健康状态,因此微小的设施安全问题也可能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医院的安全管理工作容错率低、执行标准高。 安全作为各类生产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其管理上的水准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最终结果。后勤保障设施覆盖医院正常运行的每个方面,设施的安全运行是保障医院医疗功能实现的基础,其安全管理工作也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相应的管理上的水准高低直接影响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医院后勤保障设施的安全管理成效,对医院整体的良好运营起到决定性作用,有时还可以产生“一票否决”的重要影响,应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设施管理是将组织的战略目标、人以及物质上的工作场所、工具等协调一致的管理实践,是以保持业务空间高品质的生活和提高投资效益为目的,以最新的技术对人类有效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整备和维护管理的工作。它是为实现最高管理层制定的发展的策略、以最有效、经济的方式制定设施发展规划并确保该规划彻底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2]。 设施管理以其综合利用管理科学、建筑科学、行为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学科理论的特点,将人、空间、流程相互结合,以此来实现有效的规划控制、提升品质的的目的,以此满足各类单位的战略目标及业务计划要求。其核心的目标主要为:成本的有效性、前瞻性、整合集成性、战略性等。做到全生命周期的考量,最大限度地考虑设施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维护一直到报废的整个过程。 安全管理属于公司制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它是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安全工作的方针、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合理有效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以及信息,为达到预设的安全防范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其所面对的对象是生产活动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管理与控制,因此也是一种动态的管理。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工作,来保证生产处于最佳状态。 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特殊公共场所,其各类设施尤其是长期、频繁与病患接触的后勤保障设施在规划设计期的安全考量对于医院运营安全起到重要影响。 医院的治安环境形式较一般的公共场所更为严峻,在防范常见的犯罪问题并且要预防医患冲突等风险[3],因此医院的建筑空间、监控门禁等设施规划设计均应从改进高危路线、避免视野死角等科学防范犯罪的角度来优化,重视征求医院安防管理者的意见[4],切实提高医院建筑设施安全性。医院建筑规划不合理可能会引起拥挤,有可能会出现事故,特殊科室建筑布局欠佳会导致职业暴露几率增加[5],因此,考量设施规划设计阶段的安全因素非常重要。 随着医院后勤不断改革,各医院在不同程度上通过服务模式优化外包精简了自身机构,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造成了医院后勤保障部门内部缺乏专业管理人员。某些医院没有独立稳定的的基本的建设管理科室,若聘请的项目管理公司等专业团队在医院特殊场所建设过程风险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将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安全管理上的水准欠缺。若在既有建筑内改造施工,由于身处医疗建筑内部,施工作业过程中对建筑内其他医疗区域、公共区域可能会产生间接安全影响。设施改造范围与既有建筑、系统关系紧密,甚至涉及的改造区域处于人员集中或者重点医疗工作区域附近而无法完全隔离,这就会产生安全隐患。 对医院而言,设施建设改造阶段的时间相对有限,更多的安全管理问题会暴露在日常运行工作之中。由于系统繁多,运转全年无歇,后勤保障设施系统可能常常会出现不正常的情况。尤其是在大型医院的运行过程中,过多的风险点和有限的运维人员之间的矛盾,非常规风险点没办法识别的困难,运行管理工作标准化手段和持续改进措施的缺乏,均会导致设施运行过程中安全问题的产生。目前,大部分没有引入精细化管理或者持续改进管理理念的医院还处于问题暴露才去处理的阶段,而真实的情况是问题暴露时不良影响早已形成,给医院带来的综合损失往往无法预估。另外,随着医院后勤保障外包服务的推进,慢慢的变多的运行服务由各类公司承担。不良的服务企业从节省本金方面出发,缩减服务人员或者降低服务的品质,而医院管理人员又无法监督到位,就会导致人的因素产生的安全问题。 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场所,其后勤保障设施运行中涉及的应急预案数量多,紧急事件发生后产生的影响大。对此,卫生主管部门的各类的检查要求中,均对系统出现异常后的应急预案执行提出了具体实际的要求。但就目前国内医院管理实践来看,应急预案所涉及范围的完整度以及应急预案的可执行度仍有待改善。有些医院的应急预案虽然流程内容较为完善合理,但是对于预案的具体执行人员并未明确,应急的指挥小组成员也并未固定,这会影响险情出现时预案的顺利执行。 管理工作是系统性的工作,所需要的是层次性、延续性和相关性的统一。一些医院管理者对于后勤保障设施安全管理的重视不足,加之其工作涉及的范围广泛,导致管理部门权责交织且分工不清晰。管理组织架构设置的不完善,直接引发相关科室和人没办法正确认识自身的安全管理责任,也不能准确找到管理工作执行过程中的组织归属。 多数后勤保障设施涉及的安全事故中,人的因素占据根本原因。在具备制度约束的前提下,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或者不依制度落实安全操作而造成的不良事件屡有发生。医院后勤保障设施的操作人员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技能不足,不仅指在各类特殊岗位的职业技能欠缺,还对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施工安全管理、心肺复苏、灭火设施使用等安全辅助知识及技能的掌握不佳。此外,在一些中小型医院中,后勤保障设施管理人员往往接受不到必要的安全培训[6]。 安全管理工作中,先进的安全保障设施配备是确保医院后勤保障设施安全运作的主要的因素。随着医院的不断扩张,医院后勤保障设备的数量及种类不断增多,这些设施设备的设置随建筑的扩张更加分散,而运行维护的复杂程度也随技术的革新不断提升。 一些医院在安全保障设施设备的设置方面重视程度不尽人意。由于前期规划不足、金钱上的压力或实施难度等原因,安全保障设施大多集中配备于大型的运行保障设备机房并且多以单点的信息交换为主,很少能够形成系统性的防范网络。 安全管理工作相应的制度,是管理工作落实的主要是根据,相当于生产工作中必备的“材料”。制度的标准化,有助于安全管理工作统一落实,是协调不同部门、不同工作按照统一标准高效执行关键。国内医院后勤保障服务分工及社会化外包程度不同,因此易出现不同部门、不同服务单位对于各自工作的安全管理要求不同的情况。不同部门或者不同监管领域对于后勤保障工作详细的细节内容有不一样程度的要求,导致监管严厉或者受关注度高的部门对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需求高,而其他部门需求相比来说较低,这易引起整个后勤保障设施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短板,形成整体标准化水平参差的局面。 制度及标准的设立缺乏科学分析依据,大部分医院的管理者在制定或者完善制度的时候并没有一个依据自己情况或者经过科学数据调研分析的过程,更多的是听到、见到认为好的管理制度就搬过来用,或者死板的执行主管部门检查中要求的内容,这样轻易造成出现不贴近现况的制度,浪费人力,影响其他管理工作。若管理制度约束不足,则不足以满足安全管理需求,直接影响安全管理成效。 目前国内医院后勤保障设施安全管理工作成效不尽人意,与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很明显差距,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与管理层所给予的重视程度不足而导致医院整体安全文化氛围建设缺失有直接关系,这也是影响管理工作质量的“环境”因素。当然,这不仅是某个医院存在的现象,更是整个国内医疗行业所存在的通病。 要全面落实后勤保障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就要设置相关的安全管理小组,根据保障设施的重点管理内容设置第多级管理机构。包括施工安全管理小组、交通安全管理小组、餐饮设施安全管理小组、家具设施安全管理小组、基础运行系统安全管理小组、防汛抢险应急小组、停水事件应急小组、停电事件应急小组等分项管理组织,以深化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对具体的紧急事件来管理和快速反应。 后勤保障部门工作人员在招聘或确定外包服务时就应明确其知识和技能是不是符合岗位要求,而作为具体岗位的管理部门也应明确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管理职责,才能保障工作需求和人员能力相互对应。除了专业方面的技能认定外,其工作岗位所必备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同样重要。 随着医院发展逐步增加,其日常运行中的安全管理难度也因此增加。在有限的管理人员和持续不断的增加、更新的设施矛盾面前,管理者应当主动寻求更高效的手段来确保设施安全管理工作的完成。由于设施设备规划设计原因可能会引起对医疗环境安全产生的影响,应当充分引起医院管理者以及规划建设科室的重视,尤其像道路、高差、建筑布局等整体性的设施规划问题,一旦成型很难做改造,即使通过其他手段也无法完全消除隐患达到管理需求,最终形成医院安全管理系统“死点”。 在制度内容完善的标准方面,应注重安全管理计划的制定以及制度的动态完善过程,这两方面也是国内医院制度中普遍欠缺的部分。除了常规的目的、范围、定义、目标和详细的细节内容外,还应明确管理部门和职责、质量监测要求、培训教育要求及更新计划等内容。除此之外,在计划的主体内容中,应包含风险评估、科室自查要求、整改工作具体实际的要求等信息,而且对于有规定时间频次的工作内容要求有严谨的依据,并明确于计划和制度之中。 在医院后勤保障设施安全管理工作中,基建改造项目由于其工作本身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可能对医疗工作开展产生的多项延伸性风险而成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于工程实施期风险控制困难以及项目不可逆转等特点,在项目实施前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对后续的安全风险把控特别的重要。应充分的利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法[7]、追踪法、PDCA循环质量控制法等来为设施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行为安全文化,行为安全文化是沉淀于职工心中的安全意识形态,是员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和情感认同,也支配员工的行为趋向[8]。后勤保障部门由于其人员社会化程度高、专业范围广、知识结构差异大、流动性大等特点,其具体安全管理和指导难度很高,唯有从统一安全价值观,完善安全文化氛围入手,才能实现管理成效的提升。 我国对于医院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愈发迫切。作为医院整体安全保障重要内容的后勤保障设施安全管理工作研究,目前还处于相对初步的阶段,而对于其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也还需进一步深入。随着医院管理者们对于后勤保障设施安全管理重要性认识的不断的提高,医院后勤保障设施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势必将在未来成为管理者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同时伴随着医院后勤保障设施管理人员全面能力的提升,该方面的管理必定迅速迈入高速的发展阶段,为医院整体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打下良好基础。 [1] 崔勇.浅谈医院后勤安全管理[J].吉林医学,2008(17):1503. [2] 李希才.医院设施管理的概念、内容与规划[J].现代医院,2004(06):34-36. [4] 郝晓赛,董强.医院安全设计——基于本土调研的英国医院建筑预防犯罪设计研究引介与启示[J].城市建筑,2015(19):15-19. [5] 白晓霞.基于医疗安全的医院建筑空间环境风险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6] 苏锐.军队中小型医院安全培训及其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 [7] 靳铭岩,高航,关梦然.结合JCI标准浅谈医院工程风险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5):28-33. [8] 张云初,王清,陈静.让文化动起来[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1.